您好,欢迎访问山西中医药大学机构知识库!!!
所在位置: 首页 - 资源仓储 - 作者导航 - 张淑蓉
- 合作者关系

张淑蓉

中药学院

职称:教授

张淑蓉所有成果
导出

作者:裴妙荣,宣春生,段秀俊,裴香萍,王晓英,赵丽娜,王世民,牛燕珍,张淑蓉,杨宇峰,高宝益,刘丙辰

关键词:酸碱对药  方剂  配伍化学

摘要:该项目来源于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1107)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0472125)。在方剂中出现频率较多的含...

作者:裴妙荣,王世民,张淑蓉,裴香萍,段秀俊,宣春生,李香兰,王仲英 (山西中医学院中药系;太原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出处:2006中国科协年会 2006

关键词:酸碱对药 方剂化学 配伍

摘要:“酸碱对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化学研究是中医方荆化学研究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领域。本文阐述了从酸、碱性成分化学类群着手对含“酸碱对药”的方剂配伍作用进行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目标及意义等。

[中文会议论文] “酸碱对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化学研究——中医方剂化学研究的新思路

作者:裴妙荣,王世民,张淑蓉,裴香萍,段秀俊,宣春生,李香兰,王仲英 (山西中医学院中药系;太原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出处: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2006年度学术研讨会 2006

关键词:酸碱对药 方剂化学 配伍

摘要:酸碱对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化学研究是中医方剂化学研究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领域。本文阐述了从酸、碱性成分化学类群着手对含酸碱对药的方剂配伍作用进行研究的思路、主要内容、目标及意义等。

作者:裴妙荣,张淑蓉,裴香萍,杨文珍,丁海琪 (山西中医学院  山西 太原;山西 太原;山西中医学院)

出处: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

关键词:赤子爱胜蚓  质量控制  提取工艺

摘要:目的:应用薄层色谱法对赤子爱胜蚓进行了鉴别,确定其重金属检查方法,并规定重金属限度,摸索炮制方法及条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溶栓试验为指标,进行溶栓成分的提取、干燥,绘制提取物的冷冻干燥曲线.结果:赤子爱胜蚓鲜活体匀浆后离心处理,收集上清液后,残渣再加水搅拌、离心处理1次,即可使提取率达93%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2 次; CNKI被引 1 次; 维普被引 1 次; 万方被引 1 次

作者:郭爱玲,陈瑾,张淑蓉,王堃,刘晓芳,焦建华,裴晓丽 (山西中医学院中药学院)

出处:广东化工 2016

关键词:铝  荧光分光光度法  中药

摘要:目的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为中药中铝含量的测定提供一种简单、快捷、可靠的新方法。方法 以萘甲醛席夫碱为络合剂,在醋酸钠-醋酸(p H=6)的缓冲溶液中测定中药黄芪、白术、防风、连翘中铝的含量。结果 在激发波长为440 nm,发射波长为524 nm处,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浓度0~2.4μmol/L的范围内 ...

作者:张淑蓉,裴香萍,丁海琪,裴妙荣 (山西中医学院  山西太原;山西中医学院  山西太原)

出处: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

关键词:薄层扫描法  保元精口服液  黄芪甲苷含量

摘要:目的:测定保元精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采用薄层扫描法。硅胶G薄层板,氯仿—甲醇—水(13∶6∶2)10℃以下放置过夜的下层溶液展开;λS=530nm,λR=700nm。结果:线性范围1.9μg~9.5μg,平均回收率99.88%,RSD=2.94%。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保元精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 ...

作者:张淑蓉,弓成风 (山西中医学院  山西太原;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

出处: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

关键词:扁平疣  抗病毒药物  免疫抑制剂  中医药治疗

作者:刘晓芳,张淑蓉,郭爱玲,王堃,杨丽霞,焦建华 (山西中医学院)

出处:广州化工 2016

关键词:共性  个性  结构特征  性质

摘要:以哲学思想为指导,探索研究有机化学反应。以有机化学教学中的4个基本规则入手,从复杂的反应中寻找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分析其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从结构层次上解释有机化学反应的根本原因及遵循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结构引导教学法”,有利于从深层次上提升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高度和学生深入理解有机 ...

作者:李敏,张淑蓉,陈仕洪 (山西中医学院)

出处: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6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冻干地黄  微量元素

摘要:目的:建立不同产地10批冻干地黄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用浓HNO3-HClO4(4∶1)消解样品,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产地冻干地黄中微量元素K、Mg、Ca、Na、Mn、Fe、Cu和Zn的含量。结果:回收率在95.4%103.5%之间,样品RSD为2.0%4.2%。结论:该方法简单 ...

作者:郭爱玲,张淑蓉,刘晓芳,王堃,杨丽霞,焦建华 (山西中医学院 中药学院)

出处:山东化工 2016

关键词:结构引导教学法  醛酮  有机化学

摘要:根据有机化学课程的特点,在醛酮化合物的教学中采用“结构引导教学法”,从醛酮的结构入手,分析推导其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合成方法等的规律和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