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伟,窦志芳,郝日雯 (山西中医学院)
出处: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 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3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8例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显效21例(55.26%),有效13例(34.21%),无效4例(10.53%),总有效率为89.47%。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5 次; CNKI被引 4 次; 维普被引 2 次;
作者:高建忠,窦志芳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中医院;山西中医学院)
出处:中医药通报 2011
关键词:清胃散 组方思路 理论探讨
摘要:方,依法而立。学一方,需知其立方之法。不知立方之法而徒守所立成方,方即死方,无法应对变化之证。尽管有'执一法不如守一方'之说,但所守之方一定是有法之方,且用方者必须知其法。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4 次; CNKI被引 4 次; 维普被引 1 次; 万方被引 1 次
作者:窦志芳,郭蕾,张俊龙,张鑫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学院研究生部;山东中医药大学)
出处:中医杂志 2006
关键词:方剂 证候 @方证对应
摘要:“方证对应”强调有是证用是方,是用以探讨临床处方用药应用规律的方法之一,起源于《伤寒论》,经过历代医家的发挥与实践,渐趋成熟和完善。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运用现代医学、生物学、电子信息技术等多种新学科方法进行中医药研究成为重要趋势,分析总结了“方证对应”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应该将数据挖掘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38 次; CNKI被引 32 次; 维普被引 9 次; 万方被引 7 次
作者:窦志芳,冯前进,何金洋 (山西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病研究所)
出处:中药药理与临床杂志 2007
关键词:苦味叶下珠 总多酚 壳聚糖 乙肝病毒
摘要:目的:检测苦味叶下珠总多酚-壳聚糖复合物(简称复合物)、苦味叶下珠总多酚(简称总多酚)对鸭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用斑点杂交法筛选出先天感染鸭后给药治疗。在给药前1天(D0)、第5天(D5)、第10天(D10)和停药后第3天分别采集血清样本,提取DHBVDNA,用TaqMa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2 次; CNKI被引 2 次;
作者:乔之龙,任锡禄,郭蕾,窦志芳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出处: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
关键词:脾气 长夏 属性 生理 病理
摘要:脾气即脾藏之气,是构成和维持脾藏功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脾禀长夏之气而生,长夏之气具有升腾、温暖、湿润的特点,因此脾气也具有上升、温煦、滋润的特点;长夏在五行属土,脾藏在五行亦属土。脾气之所以具有运化和统血的功能,根本原因就在于脾气禀承了长夏之气的各种属性,因此具有了滋润、温煦、生长、承载、变化、升腾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1 次; CNKI被引 1 次;
作者:郭蕾,乔之龙,窦志芳,张鑫 (山西中医学院)
出处:光明中医杂志 2008
关键词:气 脾 脾气 内涵 外延 中医基础理论
摘要:通过对气和脾的本质属性的分析,对脾气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脾气的内涵是长夏湿土之气和人体先天之精气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冲和之气,此冲和之气通过气化形成脾藏形质结构,同时通过以上升为主的运动方式及温煦、滋润等作用形式,使脾藏具有承载、生养、使五味发生变化等的能力。脾气的外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脾气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1 次; CNKI被引 1 次;
作者:张鑫,郭蕾,张俊龙,窦志芳 (山西中医学院 山西太原)
出处: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关键词:方证对应 数据挖掘 循证医学 方法学
摘要:'方证对应'理论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具体应用,发端于张仲景《伤寒论》.目前随着证候实质研究、方剂实质研究的进展,'方证对应'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中医学界的重视.由此其方法学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数据挖掘和循证医学思维的方法为'方证对应'研究带来了曙光.文章分析评价了这两种方法在'方证对应'研究中的可行性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16 次; CNKI被引 15 次; 维普被引 1 次;
作者:张鑫,张俊龙,郭蕾,窦志芳 (山西中医学院 山西太原)
出处:中医研究 2006
关键词:伏邪 特征 中医应用
摘要:本文首次运用诠释学的方法探讨中医伏邪的特征,认为对中医伏邪特征进行诠释是中医伏邪理论与时俱进的途径.诠释目的是深入挖掘伏邪的本质特征,对伏邪的 '动态时空'、'隐匿'、'自我积聚'和'潜证导向' 四个特征进行了解释,从而更好更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预防的发展.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30 次; CNKI被引 30 次; 维普被引 7 次; 万方被引 5 次
作者:窦志芳,郭蕾,张俊龙,张鑫,李明奎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 济南)
出处:中国中医急症 2007
关键词:中风先兆 证治 理论研究
摘要:中风病患者在发病前往往有先兆症状,中风先兆亦称小中风,其临床表现为中度头晕、头痛、胸闷、肢体麻木、肌肉动或平时出现一时性语言不利等。中风先兆的论述形成于唐宋以前,在其他时期也有不同描述,但中风先兆之名确立则以刘完素为主,明清时期历代医家对其描述更加细致。随着历代医家对中风先兆症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中风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6 次; CNKI被引 5 次; 维普被引 1 次; 万方被引 1 次
作者:窦志芳,张俊龙,郭蕾,张鑫 (山西中医学院 山西太原)
出处:中医药学刊 2006
关键词:伏邪 潜伏 发病 同气相求
摘要:整理《内经》伏邪理论的思路,总结了历代医家关于伏邪潜伏和发病的机理,提出了伏邪潜伏和发病原因受正气和邪气的状态及其二者相互斗争的趋势有关。提示根据伏邪潜伏和发病机理,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并且提示治疗手段为给邪留有出路,并领邪外出。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5 次; CNKI被引 5 次; 维普被引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