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平,于晓强,史俊芳,许敏,师建梅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治疗室)
出处: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交流会 2015
关键词:抑郁症 滋水涵木 肝肾阴亏
摘要:中老年人由于体质的特殊性,临床医生在治疗中老年抑郁症属肝肾阴亏,水不涵木这一机理时,多以滋水涵木为大法。本文探讨以滋水涵木为法则下的具体临床用药特点。
作者:宋志萍,师建梅 (山西中医学院教务处;山西中医学院教务处)
出处:中医杂志 2007
关键词:中医康复 整体康复 辨证康复 功能康复
摘要: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现念和辨证施治的学术思想,对临床康复对象的选择、康复适应证的辨证、康复医疗原则的确定以及康复方法的运用均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整体康复观是指指导或帮助康复对象顺应自然,适应社会;并使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协调统一、形体与精神协调统一。辨证康复观是指在不忽视辨病的同时,更重视辨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12 次; CNKI被引 9 次; 维普被引 5 次; 万方被引 6 次
作者:师建梅,史俊芳,于晓强,王平,王艳,李红梅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山西中医学院)
出处: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交流会 2013
摘要:中医学的形神理论认为,'形与神'二者相互依附而不可分割,称之谓'形与神俱'。而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病除因学习、生活、就业等压力的增大,失恋、心理失衡等原因外,本身存在体质上的偏颇,也即在'形'与'神'两方面出现了偏颇;另一方面,抑郁症发生后的症状又涉及躯体和心理两方面,也即是说,'形'与' ...
作者:袁世宏,王米渠,王天芳,严石林,毕焕英,师建梅,赵燕 (山西职工医学院 山西;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关键词:肾虚 症状 聚类分析
摘要:目的用聚类分析方法寻找肾虚症状的自然类群,探讨肾虚证候结构与症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聚类分析应用的局限性。方法用流行病学的思想和原则收集大样本的肾虚症状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在调查样本中,肾虚症状经过不同角度的分析,其症状群落的结构和关系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38 次; CNKI被引 36 次; 维普被引 6 次; 万方被引 2 次
作者:师建梅,刘丽坤 (山西中医学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处:山西中医 1999
关键词:失眠 病机 营卫失调
摘要:失眠,又称不寐,临床上多从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肾不交、心脾两虚等方面来辨证论治,但对于某些患者,依此法治疗,却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对于失眠的病机我们还应从睡眠的基本机制上来探求。《内经》认为睡眠,即“寐”,“寐”与“寤”是人体顺应自然界昼夜变化的一...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61 次; CNKI被引 58 次; 维普被引 10 次; 万方被引 8 次
作者:郭蕾,李红梅,黎元元,张俊龙,师建梅,乔之龙
关键词:老年智力机理 补肾益智汤 制剂工艺 动物实验 中医学
摘要:1.该项目属于中医学领域应用基础研究。2.主要研究内容。从理论诠释、动物实验、制剂工艺和临床观察四个方面对补肾...
作者:师建梅 (山西中医学院)
出处:山西中医 2000
关键词:《内经》 气 气机 升降出入 阴阳 脏腑
摘要:先秦气一元论思想深深地渗透于《内经》的理论体系中,其气机升降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1.以天人相应之理,阐明阴阳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2.通过分析精、气、血、津液的代谢机理,论证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为生化之机。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20 次; CNKI被引 19 次; 维普被引 4 次;
作者:师建梅 (山西中医学院)
出处:山西中医 1998
关键词:张景岳 阴阳论 阴阳互根
摘要:张景岳关于阴阳论的核心观点是阴阳互根,其主要贡献有两方面:1.以阴阳互根之理阐发人体的阴阳、精气的生理、病理规律,创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2.以阴阳互根之理论证“阳常不足,阴本无余”的论点,在治疗上以重阴治形、顾护阳气为特点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3 次; CNKI被引 1 次;
作者:师建梅,郭蕾 (山西中医学院 山西太原)
出处:中医药学刊 2006
关键词:亚健康 证候 阴阳气血 五脏
摘要:亚健康状态概念的宏观化及形成原因的复杂化,使中医的证候表现呈现多样化,但亚健康状态归根结底是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失调,所以把握其证候的规律应从气血阴阳平衡失调及五脏病机入手。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5 次; CNKI被引 5 次; 维普被引 2 次;
作者:宋志萍,师建梅 (山西中医学院教务处 太原)
出处:中医教育杂志 2007
关键词:内经教学 能力 素质培养
摘要:从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出发,探索内经课程教学要点:①要阐明《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②要理清内经理论对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学术价值;③要讲透《内经》理论对临床应用的指导价值.同时,总结出内经教学应当注意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中医素质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掌握中医理 ...
被引情况: 超星被引 5 次; CNKI被引 4 次; 维普被引 3 次; 万方被引 3 次